「爾來了」「大算盤」! 台灣哪間城隍廟最老?哪家位階又最高?
全台都有城隍廟,但你可能不清楚其實城隍廟也有「位階之分」。從明朝初年開始,把城隍分為都、府、州、縣四個等級,所以新竹「都」城隍廟,就被認定為是全台「位階最高」的城隍廟。而從歷史年獻記載來看,台南的台灣府城隍廟為台灣最老的城隍廟則當之無愧。
古代將政績良好去世的官員視為城隍,讓祂在陰間繼續做官以協助地方治安。清代沿續明代體制,不但隍廟有位階之分,並且規定新官上任必須「前期一日,夜宿城隍廟」,就是要告誡官員奉公守法,清廉從政,以免遭受城隍糾舉跟懲罰。台南的台灣府城隍廟,創建於明朝永歷23年,整整有340年之久了,當時稱為承天府城隍廟,是屬於省級城隍廟,也是台灣最早的官建城隍廟。
廟中有名匾「爾來了」懸掛在梁柱上,『爾來了』的「爾」就是「你」的意思,所以就是「你來了」。俗話說:「善惡終有報」,躲得了一時,躲不了一世。人死最終還是要到城隍爺這邊接受公平的審判,此匾也是勸大家諸惡莫做。
除了「爾來了」,台南府城三大名匾,還有天公廟的「一」字匾和竹溪寺的「了然世界」。
「台灣府城隍廟」中還有一個「大算盤」,依據文獻記載,城隍爺「威靈公」主掌陰、陽兩界,人往生後,靈魂先由城隍爺主審,再由東嶽大帝複審,城隍爺用「大算盤」計算人生前功過善惡,並以此結果判定此人來世需承受的福禍吉凶與果報,所以「大算盤」不但是賞善罰惡的依據,也是公平正義的化身。
至於新竹都城隍廟,1891年清朝政府基於星象卦算認為臺灣將發生大災難,在新竹當地人士推舉之下,決定在新竹城隍廟舉辦消災法會。法會結束後,因為庇蔭地方有功,新竹城隍也被光緒皇帝正式敕封為「都城隍」,成為當時臺灣位階最高的城隍。民國38年,國民政府遷台之後,台北市為政府所在地,民眾於是又在台北建了「台灣省城隍廟」,使得「新竹城隍廟」、台北「台灣省城隍」、台南「台灣府城隍廟」三廟同列省級城隍。
建廟已有260多年的新竹都城隍廟,每年農曆七月初一的傍晚,都會舉辦「夯枷」儀式。而這項傳承120多年的夯枷儀式,從日據時代就有,一直延續迄今,成為重要的儀式。
農曆七月全台僅有的新竹都城隍廟夯枷儀式,也是台灣重要文化遺產,上千人脖子上掛著黃色紙枷,連同陣頭在新竹市鬧區遊行,場面相當盛大。「夯」是古字,意思是將東西扛在肩膀上,「枷」是古代押解犯人的刑具,「夯枷」就是學犯人把刑具套在脖子上,信眾透過戴枷、脫枷儀式,代表向都城隍爺坦承有罪和認錯,再由神明協助為民眾消除罪念、祈求平安。
六月份「制病符防血光」線上制解法會,報名資訊搶先看! https://reurl.cc/exadLW